第477期:《三峡大学报》
三峡大学:第477期:《三峡大学报》
  • 湖北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第十五巡回
    指导组来校督促指导党史学习教育

    摘要:  本报讯(通讯员魏瑶/文 吴言军/图)按照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统一部署,6月4日上午,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第十五巡回指导组组长、省文旅厅二级巡视员刘晗带领第十五巡回指导组成员,到三峡大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考察等方式,对学校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实地督促指导。  三峡大学党委书记李建林,党委副书记田斌,纪委书记易红武,副校长邹坤、黄应平,党委常委李红、李敏昌出席会议。三峡大学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田斌主持。  座谈会上,李建林代表校领导班子作了三峡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的汇报,从工作思路、特色做法,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打算这三个方面汇报了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前一阶段的工作。  李建林表示,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三峡大学强化政治自觉,精心策划实施,紧紧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抓实“一个根本”“两团多队”“三个环节”“四个着力”,突出重点,凸显特色,确保党史学习教育部署到位、宣讲到位、落实到位、成效到位。  刘晗介绍了巡回指导组的工作职责、工作方式,认真听取了工作汇报,对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予以肯定。刘晗指出,三峡大学党委对党史学习教育高度重视,安排周密,举措扎实,针对性强,实现了良好开局。  就如何落实中央、省委对党史学习教育的相关要求,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刘晗代表巡回指导组提出了指导意见。他强调,要正确认识开展巡回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抓住“实”的要求,吃透上级精神与学校实际结合,在搞好顶层设计上求实。要摸清学校底数抓住主要矛盾,在解决问题上求实。要谋划长远发展,在提升能力勇于担当作为上求实。要坚持“严”的标准,做到理论学习贯穿始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始终、巡回指导贯穿全过程。要注重“全”的格局,做到既重固定安排,又重随机抽查;既重查看台账,又重实地走访;既看目标任务,又看跟踪问效。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做到全时空、全员额、全要素的“三全”,不分单位、不分重点、不分主次,严格按照各单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方案开展学习教育,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无死角,在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上体现好的效果,在全面完成党史学习教育目标任务上体现好的效果,在师生对学校党委满意程度上体现好的效果。  汇报会后,指导组现场查阅了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相关材料,实地走访了经济与管理学院、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深入了解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情况及特色做法。                                                         指导组组长刘晗(右二)实地走访学院

  • 红色音乐主题党课开讲

    摘要:【党史学习教育】“太燃了,很走心”红色音乐主题党课开讲   本报讯 (通讯员黄瑞雪)6月9日下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三峡大学团委、图书馆与湖北广播电视台在屈原报告厅联合举行了一场党史学习教育专题音乐党课。湖北省监委驻三峡大学监察专员、校纪委书记易红武,三峡大学副校长陈和春,学校党委常委秦防修、李敏昌出席了活动。图书馆党总支、学工团委党支部全体党员及来自各学院的学生党员、共青团员代表,共计150余人聆听了本次党课。   本次党课以“百年风华路,千秋伟业歌”为主题,由湖北广播电视台主持人甘婷主讲。她通过曲目导赏、史实解说、影片播放、现场表演、听歌问答等方式,以开天辟地篇、峥嵘岁月篇、卫我河山篇、翻身解放篇、旭日东升篇、全新天地篇、春风浩荡篇、走向复兴篇等八个篇章,现场讲解了 《国际歌》《国民革命歌》《义勇军进行曲》《十送红军》《游击队歌》《解放区的天》《歌唱祖国》《不忘初心》等经典力作的词曲作者与创作背景,叙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热情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引导大家在音乐中与历史对话,回望百年党史,感悟初心使命,激发奋斗精神,凝聚智慧和力量。   本次党课以百年党史为脉络、以红色歌曲为载体,紧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通过丰富的历史维度、系统的党史提炼、生动的音乐表达,向学员们展示了党的诞生、发展、壮大历程,展开了党团结和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壮阔篇章,变照本宣科为身临其境,变理论灌输为音乐感染,变传统党性教育为创新精神大餐,切实增强了党性教育的实效性、生动性与感染力。   大家在一首首镌刻着时代印记的歌曲中,重温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进一步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现场,学生代表朗诵了《七律·长征》,演唱了《让我们荡起双桨》《唱支山歌给党听》,合唱了 《游击队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听完音乐党课后,大家纷纷表示,党史与红歌汇聚、音乐与诗词交融、讲述与互动结合,带给大家一种全新的体验。“这样的党课太燃了,很走心!”

  • 从战场上走来的老校长

    摘要:  94岁高龄的徐汝潭,1927年7月17日出生于山东文登市西南下泊子的小山村,曾任原宜昌师范专科学校校长。这位被人们誉为新中国“宜昌高等教育第一人”的老先生,在革命战争年代上过战场,和平建设时期致力于教育事业。他一生砥砺前行、无怨无悔,为自己深爱着的祖国奉献着光和热。  严父慈母好家风    徐汝潭出生于世代农民家庭,父亲对徐汝潭很严厉,从小就要求他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年幼的徐汝潭把这些书背得滚瓜烂熟,虽不甚明了其中内容,却为后来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徐汝潭母亲不识字,是地地道道的贤妻良母。因家贫,他的三个哥哥和三个姐姐先后夭折。父亲临终留下遗言,要徐汝潭停止上学,在家里种庄稼。但母亲说家里困难再大也不能停学,继续含辛茹苦供养儿子读完小学、中学。  徐汝潭崇拜和感恩开明大义的母亲。忆起往事,豁达开朗的母亲在艰辛中苦熬,奋力与命运抗争,克勤克俭,同情弱者,乐善好施,她留下的这些精神财富让徐汝潭一生受用不尽。  参加孟良崮战役为解放    徐汝潭于1943年参加革命。1947年春天,徐汝潭在文登县第三区任战前指挥部宣传干事。  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打响,这是根据毛泽东指示,由陈毅、粟裕指挥,在山东蒙阴县孟良崮地区对国民革命军整编第74师进行的进攻作战。为支援前线,徐汝潭带领700多民伕组成担架队,跟随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前往孟良崮战场。担架队有两人抬担架,也有一人手推轱辘车跟着前行。  战斗打响,信号灯照亮了整个孟良崮,徐汝潭身临战场,子弹“嗖嗖”地穿过耳旁。战斗中,有的战士中枪连“哼”一声都没来得及就倒下了,有的受伤倒地痛苦地扭动身体……驻扎在离一线约1.2华里的担架队员立即上去,准备抬下伤员,但被战士们赶下阵地,战士们自己将伤员和牺牲的战友背下火线,再交给担架队。想起当时的情景,徐汝潭激动地说:“担架队员都是老百姓,解放军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老百姓!”  孟良崮战役非常惨烈,受伤的战士很多,轱辘车急速地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车上的伤员受不了颠簸。为了让战士少受苦,徐汝潭带头背起伤员就往山下跑。在他的带领下,担架队员也都背起伤员跑。徐汝潭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在他把一名浑身血淋淋的伤员背下战场的途中,受伤的战士不停地哀求把他放下,“我不行了,不要连累大家,你们赶快去救轻点的(伤员)吧!”  在战争的炮火面前,生命是多么的脆弱,而我们的战士又是多么的刚强。他们为了新中国,为了劳苦大众而英勇战斗,宁可牺牲宝贵的生命!正是我方军民同仇敌忾,孟良崮战役我军全歼国民党整编第74师,一举扭转了华东战局。  随军南下到宜昌    1948年春,根据党中央要求,华东野战军在山东、苏北等地抽调万人左右集中在河南濮阳一带集训,徐汝潭被编入华东军干校。  跟随部队行军就要随时准备打仗,要走得快就得轻装减负,规定每人背包不准超6斤。徐汝潭的军毯就有5斤,那是1947年参加孟良崮战役时,上级发的一床美国绿军毯,他只好忍痛将毯子裁剪开来,带着半条军毯行军。这半条军毯跟随徐汝潭70余年,如今还是他的“传家宝”呢。  那个时候,徐汝潭身强力壮,行军啥都不怕,就怕鞋子不够穿。从山东到河南、河北,又辗转到山西,再南下到河南、湖北。在近万里的行军期间,只在山西补发了一双布鞋,不少人的脚趾头从鞋里“跑出来观察大好形势”成为战士们苦中作乐的笑梗。  1948年夏季,解放战争形势发展很快,蒋军必败、我军必胜已成定局。华东野战军总部要求尚在山西晋城休整的干部大队,以4天3夜急行军赶到豫中临汝境内。为早日到达,战士们一路小跑从晋城到达济源,第二天抵孟津,又夜行军一截,第三天上午穿过黄河,急赴洛阳。  在豫中休息几天后,部队接到通知要听陈毅、刘伯承的报告。这可是大喜讯,能一次看到两大野战军首长是难得的机遇。报告地点就在莫中营东南数百亩的大树林里,陈毅、刘伯承给万余名干部做报告。报告之后,大家被分散到了豫西、陕南、桐柏、江汉和苏豫皖5个地区。徐汝潭被分到江汉军区,1948年9月到湖北大洪山,后到南漳。  1949年7月16日宜昌解放,徐汝潭于次日随军进城,他的任务是负责护送行署成立筹备的物资2000多斤大米。他坐着一辆破旧汽车,拖着大米从当阳来到宜昌。拖米的车是烧炭的,噪音大、动力小,遇到上坡还要人推。上午9点从当阳走,下午6点才到宜昌,一天下来,耳朵都快被震聋了。  投身教育办高校    徐汝潭南下到宜昌后的第一份工作是担任宜昌专署财粮科行政股长,后陆续担任《宜昌报》记者、专署民政科副科长、专署文教科科长、专署教育局局长。  1958年,宜昌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在宜昌师范基础上“戴帽子”,创建了宜昌师范专科学校。我国著名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应邀为“宜昌师范专科学校”题写校名,至今牌匾仍保留在三峡大学校园内。同年11月,徐汝潭调任宜昌师范专科学校任校长兼党委书记。  学校从1958年秋开始招生,生源多来自社会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年,还包括转业军人和小学教师以及原师范三年级学生中一部分愿意继续读师专的毕业生。  学校初建时的师资,一部分由华中师范学院从优秀毕业生中选拔,华师教育系还专门选调7名讲师和助教到师专教学,再是从宜昌师范专科学校的老教师中选拔。  这些选调来的老师发愤读书、积累知识,他们常常学习、备课到深夜,有着一股子“拼命三郎”的韧劲。正是由于大家共同努力,学校虽初创,但教学质量却不低。  1961年,华中师范学院文学系主任张洪告诉徐汝潭,从全省新办的7所师范专科学校来看,宜昌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都排在前列。  刚建立的宜昌师范专科学校百端待举,最大的难题是师资不足、缺少生源、基础设施差。教工宿舍不足300平方米,却要住进40多位教师,仅4平方米的房间,要放两张小床、一张书桌。住不下的教师住进了图书室、实验室,甚至学生练琴房。1000多师生饮用水困难,从学校所在的北山坡到长江岸边有3华里,每天安排一名工人在江边用电动机抽水,水量不大。因此,师生用水只能按计划分配。至于其它的种种困难,更是一言难尽。  1958年,宜昌师范专科学校响应教育部门勤工俭学的号召,在校园内建造几座小高楼时,徐汝潭曾随学生到宜昌石洞坪的小溪中去淘了近10天的铁沙。  不辍笔耕夕阳红    徐汝潭1962年调离学校,后陆续担任宜昌地委党校副校长、党委书记,地委副秘书长。1977-1983年任宜昌行署科委主任期间,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后任顾问直到1988年离休。  离休30多年来,徐汝潭并未闲着,出版了《第二个春天》《沧桑记忆》两本书。60岁时学会打桥牌,担任了三届宜昌地市桥牌协会主席。2002年5月,徐汝潭邀请台北市40多位牌友来宜“桥叙”,在三峡工作的一对法国夫妇,成为宜昌市桥牌界的好朋友。  提起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有着74年党龄的徐汝潭表示,追随党的壮丽事业终生无悔,为人民造福理所应当。忆起当年入党时的情景,他初心难忘,感慨道:“1947年初夏,我刚从孟良崮战场带担架队回乡,就接到区委组织委员批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通知。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志愿书虽写在毛太纸上,心里却亮堂得如万道霞光。从此,党的宗旨是我一生的追求,党旗指引我前进的方向。”(田吉高 龚海燕)徐汝潭(左)与采访者合影

  • 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很有文艺范儿”

    摘要:研究生党支部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很有文艺范儿”   本报讯 (通讯员张丽超)“海星盛宴真是好,导师强,学生棒,领航!”校党委常委李敏昌的三句半总结引起了台下师生的阵阵掌声。这不是什么文艺演出,而是一场独具匠心的研究生党支部特色主题党日活动。   6月10日下午,一场由三峡大学研究生院、生物与制药学院主办,绿色制药团队研究生党支部、海星盛宴读书会承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在学校图书馆屈原报告厅举行。   重温入党誓词、诗歌朗诵、演讲、三句半、微党课……精彩纷呈的学习形式让师生们目不暇接、兴趣盎然。   “培根铸魂守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爱国爱民炼品行……”一开场,绿色制药团队研究生们朗诵的由党支部书记周海峰创作的3首诗,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歌颂,有对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神圣使命的理解,更有对学生钻研科学的鞭策。   接着主题演讲《青春奋进 我心向党》、三句半《师生一起庆七一》引来台下阵阵笑声,大家再次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无私无畏和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   周海峰老师的微党课 《党旗引领 打造匠心育人团队》从党支部的建立谈到如何打造读书会三全育人第二课堂,从如何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谈到研究生导师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交流环节,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主题党日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创新,希望多办、常办。   校党委常委李敏昌作总结讲话。他表示,这是一场别开生面、富有特色、主题鲜明的主题党日活动,是研究生导师育人的典型示范,希望研究生党支部能总结经验、坚持探索,通过读书会等形式形成学校导师育人机制。